首页> 社会 > > 正文

“逃废债中介”卷土重来:贷款利率高于24%逾期借款人骤然增多

2022-08-31 10:51:51来源:和讯新闻

相关部门在对逃废债中介采取高压打击同时,还需众多金融机构加强提醒借款人需重视个人信用,尽可能远离逃废债中介的“忽悠”。

“逃废债中介(即反催收联盟)又卷土重来了。”一位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运营总监何强(化名)向记者直言。

随着近日多地监管部门做出窗口指导——要求当地持牌消费金融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将个人消费贷款利率控制在年化利率24%以内,他所在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骤然发现以贷款利率高于24%而拒不还款的逾期借款人骤然增多。

“我们与数家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沟通发现,他们也遇到类似的苦恼。”他透露。通过大数据分析与市场调查,他们发现逃废债中介又在重新兴风作浪——相比此前拉借款人入群传授逃废债技巧,此次逃废债中介的运作模式更加“机构化”。他们设立所谓的财商教育机构,或组建维权工作室,通过开设“如何逃离债务上岸”等课程并收取10%-30%不等的课程费,怂恿借款人以原先贷款合同年化利率高于上述窗口指导为由拒不还钱,甚至部分逃废债中介还愿提供“代理投诉”服务,收取相应的服务费。

何强坦言,他所在的持牌消金公司客服人员对此与逾期借款人进行多次沟通,一面强调上述窗口指导不能“否定”原先贷款合同利率条款的法律效力,借款人以此借口拒不还钱缺乏法律依据;一面提醒他们若不还钱,就会造成个人信用受损,很多生活消费将受到限制,反而得不偿失。

“不过,有多少逾期借款人接受这些提醒,我们心里没底。”一位持牌消费金融机构业务总监向记者坦言。如今他们客服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反复劝说逾期借款人不要受逃废债中介的“忽悠”,以损坏自身信用为代价火中取栗。

一位中小银行网络金融部负责人也向记者直言,逃废债中介的此番兴风作浪,也影响到他们与助贷机构的业务合作——若助贷机构推荐的客群里,逾期率与客户逃废债行为占比上升,他们很可能会鉴于风险管控需要,压缩相应的助贷业务规模。

“目前我们也在通过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积极收集逃废债中介的相关证据,向公安部门申请立案予以打击。”一家助贷机构法律合规部主管向记者直言。

在他看来,光靠逐一打击是不够的。只要出现任何政策措施,逃废债中介就会钻政策空子兴风作浪,忽悠借款人拒不还钱。因此相关部门在对逃废债中介采取高压打击同时,还需众多金融机构加强提醒借款人需重视个人信用,尽可能远离逃废债中介的“忽悠”。

值得注意的是,8月9日央行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要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坚决打击各类逃废债。

逃废债中介的“新忽悠套路”

“逃废债中介真是无孔不入。”何强向记者直言。在刚接到当地金融监管部门的窗口指导(要求将个人消费贷款年化利率控制在24%以内)的两天后,客服部门就反映越来越多逾期借款人以原先借款合同利率高于窗口指导为由,要么拒绝还款,要么只愿归还本金。

“起初,整个管理团队以为这或许只是个别现象,要求客服人员与这些逾期借款人进行沟通解释,一是强调窗口指导不意味原先的借款合同利率条款失效,二是根据法不溯及既往的精神,只要在窗口指导前发生的借款行为,若是反映出双方的真实意愿,借款合同仍具法律效力;三是若拒不还款,消费金融机构就会上报征信机构,导致借款人个人信用受损,未来很多生活消费将受到限制。”他回忆说。

然而,过去两周客服部门一再强调这类逾期借款人数量持续增加,令他们意识到这背后,是逃废债中介再度兴风作浪。

“我们对此通过大数据分析与市场调查发现,多数以原先借款合同利率高于窗口指导为由拒不还款的逾期借款人,都与多个逃废债中介存在密切联系。”何强指出。经历此前从严打击,如今逃废债中介为了隐藏身份,纷纷改头换面——要么发起所谓的财商教育机构,要么组建维权办公室,向广大逾期借款人传授新的逃废债话术,比如原先借款合同利率高于窗口指导(不符合窗口指导精神)等,进而“名正言顺”地拒不还款,或要求扣除所有的贷款利息。

记者多方了解到,逃废债中介的再度兴风作浪,的确给众多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正常运营构成不小的冲击。以往,这些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对某些还款风险较高的借款人,设定了24%-36%的年化利率借款合同。如今,这部分借款人已然成为逃废债的“重灾区”。

“所幸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长与业务规模回升,令我们有更宽裕的业务利润消化这部分业务逾期率与潜在坏账率上升。”一位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资金业务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若在去年这个时间,这部分业务逾期率与潜在坏账率上升,很可能导致他们无法向银行获低息拆借资金,或发行信贷资产为底层资产的ABS资产证券化产品低息筹资,令持牌消费金融机构资金获取成本居高不下,无法压低贷款利率以支持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

标签: 逃废债中介 贷款利率 消费金融机构 金融监管部门

上一篇:辽阳:打造“小城养老”模式让老年人有温度有感情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