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 > 正文

全球最资讯丨再访松阳:你好,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

2023-04-24 09:57:55来源:澎湃新闻

松阳古有诗意。

松阴溪认真收集了山峦中的每一缕涓涓细流,在松阳全境奔腾成一种壮阔,并携带着茶的微涩与竹的清洌汇入八百里瓯江。

松阴溪孕育了丽水九县市中最早的建制县,历代以来,文人墨客徜徉于松阴溪,或载酒扬帆,或击节高歌。唐代诗人王维写下“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宋代文人沈晦晚年隐居松阳,在松风涛鸣中,“朝弋林中禽,暮钓溪上鱼”,并以“惟此桃花源,四塞无他虞”赞叹松阳全境高低错落的、覆满郁郁植被的山峦对于隐于其中之村落的淳朴乡居生活的庇佑;宋代四大女词人之一的张玉娘生于斯长于斯,以一部《兰雪集》传世。她写“凭楼试看春何处,帘卷空青淡烟雨,竹将翠影画屏纱,风约乱红依绣户”,在松阳寂寂空山、淡淡烟雨中安放婉转心事……


(资料图片)

四月上旬,由《十月》杂志社和中共松阳县委、松阳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诗咏共富,古韵茶香”诗人写松阳文化采风活动在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举办。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巍,《十月》杂志社主编陈东捷与胡弦、蓝野、龚学敏、谷禾、张于荣、池凌云、李南、沈苇等近2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一起走访了松阳境内的古民居、古村落,诗人们以目之所及的自然、人文景观为题,进行诗歌创作。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诗人们与古代的文人墨客们潜入同一时空,行吟歌咏,留下生生不息的文化印记。

香樟、古松:你松阳漫游的地望松阳75个古村落星罗棋布,静谧古老,它们掩映在松阳县城四周的山峦中,也隐藏于时间深处。

一切看似牢不可摧的都破碎了。而惟有那些顽强生长的、也从村民的一次次恻隐之心和种种自然灾祸中劫后余生的树,成为村庄曾存在、曾兴盛的最为坚固的证据。

就从三都乡杨家堂村口的那棵有五百岁树龄的樟树看起吧。

樟树下,老农牵过来他的牛,怀抱着初生第四天的牛犊,走向自然深处。

古樟树、农人与老牛一起入诗,诗人们为此写下:“明朝的古樟树,年轻的叶子下缓缓走来蓑笠翁和老黄牛。仿佛在杨家堂的同一个下午/写诗的少女经过民国的苦槠/又环抱一棵清朝的马尾松——在松阳的最深处。”(叶申仕);“五百岁的香樟,新移民的香榧/罹癌后活下来的参天古松/都是你松阳漫游的地望”(沈苇);“就这样,一脸安宁的农夫/一手抱着小牛犊,一手牵着老牛,为了众人心中不朽的图景/他们迈着无物可以替代的小碎步,在古树的绿荫下走过。所有我们珍爱的事物,大地失落的/热情,被一点点唤起。”(池凌云)

500岁树龄的古樟树回顾杨家堂的历史,杨家堂村建于1655年前后,368年间,人出生又离开,出走也复归,至今有300余人生活在这里。生活在这里的宋氏家族是曾写下《送东阳马生序》的宋濂的后代,宋濂之孙宋可三为避祸隐居于松阳呈回村。顺治初年,呈回宋氏第八代裔孙宋显昆来到杨家堂村,见林木阴翳,是一绝佳秘境,于是在“地无三尺平”的杨家堂,建起了“阶梯式”的民居,每个傍晚,余晖映照着黄泥土坯房,在密密的竹林深处发出耀眼的光芒。

诗人龚学敏写:“一粒扣子,缝在大地中式的/衣衫上/白鹤在山峦上翻捡书卷/茶树们在远处的坡上,一行行地/翻译秘语……天鹅掠过。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在松阳发芽/当我把一个古村看作手臂上的/疤痕时/风,比我还苍老”;诗人沈苇写:“山路盘旋,梯式村庄/坐落于坑与峰的汹涌春天/使你渐渐获得了螺旋型升起的苍翠与沉醉。”;迟凌云写:“空气中自发的清香,游过黄泥小屋。而比瀑布更深的炊烟,一缕接一缕/似轻纱撒落在飞檐。”

杨家堂爱消失的桥,流走的水,已经不在人世的人来到松阳横坑村。这是一个被竹海包围的中国传统村落,因村前小溪环绕而得名,它坐落于坳岱尖山坡上,村庄三面环山绕水,村口古木参天,而更可看的,是那漫漫的竹海。

横坑村村中的大量村民延续着从祖辈学到的传统手工技艺,在横坑茂密的竹林中就地取材,制作竹筷、竹篾、畚箕等各类竹木制品。特别是竹篾编制传统工艺保存完好,村中还有多名篾匠师傅。现在的横坑村仍延续着以牛耕田,荷锄劳作的农耕生活方式,并保存着四时八节敬神祭祖传统文化:除夕炊山粉圆,清明节做青粿,端午节采制端午茶、包粽子,七月十五日炊灰汁糕等。竹子建构着村民的生活,他们将竹子做成水瓢、做成扫帚来洒扫庭除,也将晒干的竹子劈成柴火,烹煮着一日日的生活。

在距离横坑村不远处,设计师们就地取材,以山石为凳,以自然生长的竹子为穹顶,像编竹筐一样,用天然竹子围出一个自然空间——竹林剧场。采风活动中,松阳高腔在这里唱响。飒飒竹风和松阳高腔让人动容,穿着戏服的人影影绰绰地站在竹林中,让人分不清真与幻,分不清古与今。诗人们写下:“阳光穿过竹叶,打在湿漉漉的泥地上/就像刀刃,戳在那里/竹叶的影子,反衬得刀刃更亮/光与影来回滑动,寂静中它们似乎发出了唰唰的响声。”(蓝野)“竹林剧场,一阵松阳高腔/《马房招亲》,铿锵插了进来/仿佛今古之间忽地横了一个坑/正应和“横坑”这个地名/尔后,竹梢窸窣、喧哗/编织出日光与月光的穹顶。”(沈苇)

人生活着的地方总有情韵,有故事,横坑村是如此,石仓源亦如。石仓源距离松阳县城二十多公里,这里最显著的是迥异于松阳古民居的、次第布列的白墙黑瓦的古建筑。这里每幢大宅都有堂号,曾是客家人的集聚地,至今遗存着清代古建筑43座,据了解,他们的祖先自明末清初从福建汀州上杭迁入聚族居此,至今仍保留着操闽语循闽俗的独特传统。

石仓清代民居群民居里仍旧居住着许多老人,她们维系着简朴的生活方式,她们本身,即成立历史,成了故事的一部分。诗人胡弦为这些顽强地以自身的存在注解着时间、注解着一种文化曾存在、曾兴盛的民居、人群所打动,他写下:

我们必须爱志书里的小镇,

爱消失的桥,流走的水,已经不在人世的人。

我们必须爱这些:

小调、野歌词、草木的乳名,以及

一只苍老的手抚摸孩童头顶的时候

在我们手上留下的感觉。

我们必须爱屋顶上的瓦片,街上的石板,

爱它们的拼接要胜过爱游戏。

我们必须赞美小镇从前的样子,因为

那是我们的心可以找到的样子。

……

石仓清代民居一座以石头垒成的松阳石仓契约博物馆也在附近落成,里面所展陈的是古代契约文书。蓝野为此写下:“只有石头砌成的博物馆/才能放得下这些昏黄的纸张/只有石头,才能将百年前的契书契单压得住。那些地契房契典当契/和石头在一起/便可用安如磐石来描述。海誓山盟有什么用/我们见过了那么多的背信弃约/石头砌成的博物馆,这关于人心的/课程,安静地站立在松阳的山谷间。”

契约博物馆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你好松阳不是一座抱残守缺的小城,它在热烈地拥抱新的事物。

松阳县叶村乡南岱村坐落于南岱山之南,南岱村以此得名,在村中漫步,民居、宗祠、社庙、廊桥、凉亭、香火堂、堰坝、古道、溪流、山峦……移步换景,处处入画。近些年,南岱问山民宿、问山美术馆、问山酒馆、问山夏克梁工作室、问山学堂、问山会客厅纷纷在这里生根,让缄默的村庄变得活跃。

南岱村四月也是松阳绿茶采摘的季节,每一个村落都奉上香茶,成立着具有当地特色的茶屋或咖啡厅。诗人张于荣写:“岗口品茗,空枝的念想/递来高腔烤出的茶香/杀青、揉捻,旧时光带着一座山/拜访另一座山/此刻雨中/群山走动,遍野银猴。”

松阳茶躬耕于垄亩,心中也有天空与星辰。丽水市松阳县安民乡,海拔一千米的星辰山观星条件达到了国际暗夜公园银级标准,这里已经建成了营地,另有一座巨大的星空博物馆中正在建设中。

李南为此写下:“这是由一个梦想家布署/在天地之间谋划。星辰山,这命名必定与星辰有关/博物馆收集了来自天上的事物。到了夜晚,印星山湖静默/你能看到银河的倒影。观星台上,高倍天文望远镜/满足了你对星空的想象/当然还有日出、云海和群山/填补你庸常生活中涌出的阵阵空虚。”林莉写下:“面对群山我们该说些什么/在海拔一千多米的高山之顶/举目四顾,烟岚如黛/那些散落的村子/小而温暖。”

星辰山星空博物馆回到热闹的松阳县城。一条古色古香的松阳老街,街上商肆连绵、古风依旧,明清建筑的形态依稀可见。现在依旧保留着草药铺、打铁店、棕板、制秤、弹棉花等传统手工业态,又新植入了文里·松阳项目、善应堂、陶艺体验馆等新业态。松阳老街从唐代开始就一直是松阳的商业贸易中心,直到民国时期的时候达到鼎盛,又被称为五里长街,当年烟酒税局、邮电局、银行都曾设在这条老街上,如今这些建筑也保留着,在总计不到25万人口、总是很安静的松阳,这里是一处人声鼎沸的所在。

诗人们关注到这里的新变化,李南写下:“光绪年间的老邮局/如今变成了‘松阳故事旗舰店’/我们坐在小院中/吃着仙草和清明馃/在聊诗的时候/还喝了米酒,叫‘好酒不见’/茶稥缕缕飘过小街/偶尔也夹杂了中草药气味。慢慢走在古街/思绪却在时空中来回穿梭/一代代王朝更迭/多少土地荒芜,房屋颓败/只有人类生生不息/只有月光保持了闪烁,亘古不变。”

在松阳的际遇总是美好的,它经得住每一次的摩挲与细数,如诗人叶申仕的一首《松阳你好》:经度119.48199,纬度28.4494,你好。

茶园里被春风点燃的绿色火焰,你好。

在杨家堂请我吃清明果子的女主人,你好。

悬崖之边云雾之上的书籍美学,你好。

八山一水一分田,你好。

被回到都市的诗人频频回首的乌托邦,你好。

在低处回答着山的提问的无名瀑布,你好。

明清古街上的新故事,你好。

爷爷奶奶们用手掌和胡萝卜创作的涂鸦,你好。

竹林剧场的松阳高腔,你好。

古老又年轻的江南秘境,你好。

煨盐鸡、八宝灯盏盘、端午茶、仙草豆腐……你好。

千幢老屋理想的慢生活,你好。

松阳的一天你好,

不止

昨天和今天。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标签:

上一篇:世界读书日丨“阅见”城市_每日头条
下一篇: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