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综合 > > 正文

今热点:不断强化制造强国的人才支撑

2023-03-27 05:48:51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专家点评】

作者:姚凯(复旦大学全球科创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要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支撑作用,构建与高质量制造业人才相匹配的培育体系,营造富有活力的人才生态,夯实制造业人才储备基础。


【资料图】

当前,我国制造业从业人员规模庞大,人才要素供给水平有待提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制造业就业人员在20个大类行业中位居第二,就业人口占比达18.1%。同时,我国制造业人才水平也在持续提升,技能人才规模稳步扩大。2021年底,全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超过2亿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占技能劳动者的30%,包括高级工4700万人、技师1000万人、高级技师300万人。

但是,随着我国制造业逐步从中低端走向高端,人才缺口成为制约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中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2020年的人才缺口超过1900万人,2025年将接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而且随着企业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对技能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高端制造业中新产业、新业态迅速发展,产生了新的人才缺口。以人工智能为例,《中国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白皮书》显示,目前人工智能行业人才缺口高达500万人,并且人才短缺将长期存在。

为此,应当在如下方向切实发力,不断强化制造强国的人才支撑:

重视“新蓝领”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智能制造、互联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变了传统生产模式,仅掌握单一技能的劳动者难以应对当前复杂多元的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可通过升级调整职业教育方向,拓宽和延展相关“新蓝领”技能,畅通数字化、智能化人才成长通道。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专业与市场的匹配度,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高校中探索实施“紫领人才”培养方案。所谓“紫领”,是“白领”+“蓝领”+“金领”的融合,指掌握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既熟悉实际制造流程和生产实践操作,又了解相应技术理论,兼具动手操作能力和管理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以市场化需求为导向,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调研发现,当前校企合作仍存在着形式化、表面化、短期化和离散化等问题,企业难以在人才培养中获得直接利益,故出现较为普遍的“校热企冷”现象。对此,院校可积极探索市场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人才培养的前瞻性改革,积极主动地对产业升级变化做出反应,着力克服教学滞后于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除了直接为企业提供人才,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持续教育服务支持,建立定制化、精细化、专业化的人才全周期培养模式。同时,探索引入具有标杆效应、市场广泛认可、跨领域、多技术融合的企业认证作为学生考核依据,提升学生评价的市场化水平和企业认可度。

畅通制造业人才发展通道。当前“工科理科化”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用理论科学的方法解决工程问题、用理论人才的评价方法评价实践人才的“错位”现象是制约制造业人才发展的重要原因。鉴于此,应打破传统、单一的“唯论文”式人才评价方式,完善“实验+理论”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校企共同参与在校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学校教学中积极引入企业课程,在企业实地开展“车间课堂”“工厂课堂”,通过实际的业务操作和学习互动消除企业与学生之间的信息壁垒,让学生了解真实的企业情况,也让企业能够更高效地选拔出适合的人才。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在大学教育中设置系统化、周期化、定制化的实务学习体系,从专业认知到实际操作,形成全面的校企课程体系,并通过实战型实习打通人才和企业之间的通道。

(项目团队:光明日报记者 李晓、张士英、苏雁、周仕兴、常河、王斯敏 光明日报见习记者 季雅宁)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27日 07版)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